2022年8月4日,由中國醫學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度中國醫學院校/中國醫院科技量值(STEM)暨五年總科技量值(ASTEM)發布會在北京舉行。
圖源中國醫學科學院官網
評價結果分為兩部分:一是綜合科技量值;二是學科科技量值,共涵蓋31個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及部分三級學科。
其中,我院眼科學連續九年蟬聯全福建省第1名!
此外,今年還首次發布了總科技量值(ASTEM)排名,以通過五年的綜合評價,反映機構長期穩定的科研實力。我院在總科技量值排名中再次以強大的科研創新能力進入榜單,實現全國領先、區域第一領跑!
這些成果充分凸顯我院學科、??圃谌珖母偁幜?。
這個排名,很權威
據悉,科技量值(ScienceandTechnologyEvaluationMetrics,STEM)概念于2018年首次提出,從科技產出、學術影響和科技條件三個維度構建評價體系。
科技產出維度包括:期刊論文及引用,專利、國家及行業標準和指南等;
學術影響維度包括:科技獎勵以及學術任職等;
科技條件維度包括:科研項目和科研平臺等。
圖源中國醫學科學院官網
科技量值代表機構科技的綜合實力水平,是機構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體現,是業界衡量醫療機構科技發展水平的標尺,更是對中國醫學科研創新能力的最高水平評價。
這個名單有助于為公眾選擇醫院時提供參考因素,以及為準備從醫的學生提供擇校標準。
STEM的發布對我國醫學科技創新起到正向激勵作用,也著力協助和引導我國醫學科技評價走上更加科學、客觀的軌道,對推動醫學機構科技發展起到促進作用。
硬件設施完備先進,科研成績斐然
因專而優,因專而精。
作為眼科事業的光明標桿,廈門眼科中心以“海納百川、開放包容、放眼國際”之勢蓬勃發展。
學科方面,我院堅持“科有特色,人有專長”的??瓢l展方向,將科室細化為白內障、屈光、青光眼、眼底病、斜弱視及小兒眼科、眼表與角膜病、眼整形、眼外傷八大亞???。是目前國內專業齊全、技術水平過硬、儀器設備先進、醫療管理科學的眼科中心。
另外,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黎曉新教授、趙堪興教授,眼科界工程院院士謝立信教授、青光眼泰斗葛堅教授、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孫興懷教授、長江學者、廈門大學醫學院院長劉祖國教授等一大批著名眼科專家的加盟,也使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如虎添翼,迅速發展為目前國內醫教研均衡的眼科中心之一。
醫療設施方面,廈門眼科中心在基礎臨床和應用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,并斥巨資引進福建首臺“真·血流”掃頻OCTA、眼力健“Catalys白力士”眼科飛秒激光治療機等各類先進醫療設備,讓診療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,幫助眼疾患者點亮美好生活。
科研平臺方面,我院在福建省創建了眼科學和視覺科學實驗室,開展一系列基礎醫學和臨床應用研究,并獲批廈門市重點實驗室。
主持及參與19項國際項目,其中6項為NIH資助項目,擁有“863計劃”、“973計劃”、國家重大研究計劃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、國家杰出青年基金、博士后科學基金及省市課題近200項。
眾所周知,科研是衡量醫院辦院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,也是催生新知識、新技術的基本手段,是推進醫院發展的重要動力。
廈門眼科中心通過積極開展前瞻性、高水平的科研,在科技進步和學術發展中作出重要的知識貢獻。
面向未來,向更高的目標砥礪奮進
在本次公布的榜單中,我院科技創新能力表現搶眼。能夠獲得這樣優秀的成績,是全院醫務人員與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,更是我院重視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取得的實際成效!
廈門眼科中心自成立以來,在醫、教、研諸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。中心大力實施“人才興院、科技強院”的發展戰略,積極建立開放、交流、共享的科研環境,也一舉成為廈門市醫學科研的新生力量。
體現長期穩定科研實力的五年總科技量值,充分說明了學科的建設是需要長期和持續的努力與積累。
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,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。
站在新起點,廈門眼科中心將繼續不忘初心,砥礪奮進,提高對科研工作的重視程度,全面推進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各項工作,培養更具創新能力的研究團隊,加強科研人員對成果影響力的重視,沿著明確的科研方向持續發力,更好地推進學科的可持續性發展,助力我國醫學科技創新!